三明治世代在疫情期間竟成大苦主?未來解封何去何從? 民眾黨團籲:中央清楚說明降級、解封的條件指引
面對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,30至49歲的「三明治世代」成為大苦主,被迫面對幼托托不到、紓困補不到、疫苗打不到、上班上不到,共「四不到」的困境。此外,行政院雖研議降級,但該從哪些產業優先解封,成了大難題。台灣民眾黨團邱臣遠總召、立委張其祿於今(22)日召開記者會,呼籲政府重視「三明治世代」的權益,並且應清楚說明之後降級、解封的條件及指引。
 
立委邱臣遠指出,三級警戒期間,台灣各行各業受到疫情衝擊,許多勞工的生活也受到影響,但是政府只願意給出擠牙膏式的紓困方案,讓許多生活也受到衝擊的勞工只能自行承擔困境,特別是30至49歲約600萬「三明治世代」勞動人口,這族群是台灣經濟生產的重要勞動力。
 
疫情期間,這些30 至 49 歲的「三明治世代」正面對著「四不到」處境。一、「幼托托不到,小孩沒人顧」,家長們都在期待微解封後能將孩童送往幼兒園,至今卻不見復課指引及相關配套,家長請假在家顧孩子的生活到底還能撐多久?二、「紓困補不到,等無救命錢」,雖然政府已推出「紓困 4.0」,但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,有超過 4 成上班族認為補助方式沒有幫助。三、「疫苗打不到,淪疫苗孤兒 」,明明是納稅主力之一,卻遲遲無法施打疫苗。四、「上班上不到,難維持家計」,身為家庭的主要照顧者及經濟支柱,現在卻面臨無薪假、薪水被減、失業的處境,嚴重影響家計。
 
邱臣遠表示,疫情也衝擊許多生活問題,如公園、運動場、健身房的關閉,使得許多城市白領沒有辦法運動,身體受到影響。有些家庭的勞工,也因為幼稚園、安親班、夏令營等等教育業無法營運,因此兒童在家自學、就學,家長就面臨一邊是工作與疫情影響的壓力,另一邊是家庭照顧的壓力,他們的生活能否順利回到正軌都成了未知數。
 
邱臣遠呼籲,目前行政院已開始討論「降級」規劃,社會該如何逐步開放解封,生活經濟振興有哪些相關配套措施,中央政府應要有全面性的計畫,評估哪些族群已無法繼續負荷高壓的疫情警戒生活,哪些族群又可能會因疫情有擴大風險,所以要繼續施行嚴謹的防疫規範。邱臣遠建議,政府可參考國外的案例,如英國和法國,依照輕重緩急、區分出不同部門,給予階段性逐步解封。
 
立委張其祿認為,解封需要準則、規定也需明確可被遵守。他指出,19日基隆市場因為被檢舉群聚而被開單,但老闆喊冤表示,只是老闆們一起吃個午餐,不知道為甚麼被罰;凸顯出群聚的相關爭議,在三級警戒期間不斷發生,讓民眾和業者怨聲載道。包括裝潢業者之前也有所抱怨,住宅內部不屬於禁制範圍,那家居裝潢、社區裝潢究竟算不算要停業?還有前段日子微解封的爭議,如電影院可以有限度入場,安親班卻不能開業。最後導致各地方政府無法合理的處置,造成根本不敢微解封的執行狀況。
 
如今指揮中心又推出「降級不解封」的新名詞,讓國人再次產生疑問;接下來各個階段如何解封,張其祿呼籲CDC與行政院訂定一個中央明確的指引版本,並且能讓地方政府及民眾容易理解,而非讓一線人員在執行上因地區與縣市政府的不同,導致管制上有所差異,徒添民眾生活上的不便利。
 
張其祿強調,尤其在「群聚」的認定該如何界定,中央也應給予地方執行單位確切的指引,使裁罰態樣及罰款能夠符合公平性,避免民眾在逐步解封後產生更多違反規定疑慮。根據媒體報導, 2018年以前社會秩序維護法63條第一項第五款「散佈謠言影響公共之安寧」移送的案件,每年最多不過20多件;不過自疫情開始後,移送案件呈現爆炸性成長,2020年移送件數達到320件,且同年審理件數313件,不罰件數達243件。顯示在疫情下,執法密度及強度也隨之增加,呼籲中央更應明白將規範說明清楚,讓民眾降低違法的疑慮。
 
民眾黨團呼籲,政府應重新檢視相關紓困、防疫規範,不該讓扛起台灣發展的「三明治世代」成為疫情衝擊下的犧牲對象;同時應清楚說明「降級不解封」的相關指引規定,以及針對群聚認定的裁量權,需給予地方政府明確的準則,才能真正解決民眾困擾,共同戰勝疫情,讓台灣逐步重返疫情前的正常生活。
回列表
回到頂部